close
共學力量---穩定成長的文與凡
三年級的文和四年級的凡
我用不同方式來對待
小孩的性格、年齡、心智不同
會有不同結果產生
以前一、二年級我給文的是『後果論』
因為你做了甚麼(沒做什麼),後果得自行承擔
例如:在公園跟大家玩,只要當鬼就說不玩了,之後就要承擔大家不跟他玩的後果
例如2:寫功課時間哭鬧不寫,大家寫完去公園玩,他就得捧作業去公園寫
到了三年級我和文媽討論之後
我們給文的是『成功經驗論』
在這麼多次承擔後果中也有自己做好不用承擔的經驗
我們一次次紀錄下來
從前會先甘後苦的文
現在會去思考「先做該做再做想做了」
(只是細心程度還需努力
)

四年級的凡容易焦慮
一焦慮整顆心就躁動到要跳出來
這週我就看到2次
而發作的頻率不ㄧ、事件也不同
但大部分都為了面子問題(和數學作業)
對待女孩我用的是等待
女孩的內心戲要走完需要一點時間
等待他願意開口
等待他向你靠近
週三我們在樹蔭下等待了1小時給女孩冷靜
對於她逃避不想面對的事
半推半就半強迫
完成度一半即可
一點點的讓她適應
(就像死不吃地瓜葉,從咬10下吐出來到吃3根最後願意自己夾放入嘴裡)
小孩需要時間自己對抗自己
小孩需要時間被等待
小孩需要時間被理解
小孩需要空間處理自己的情緒
當然小孩也需要半被強迫
看著他們演內心戲又好笑又好氣
大人需要把情緒放最後
大人需要緊踩自己的底線
大人需要抓好大原則
當然大人也需要同理小孩的情緒
其實我原本只是想用照片表達
這些小孩拿到學校發的優惠票就會回來許願

FB粉專連結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