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猶豫了很久要不要把這篇打上來
畢竟粉專有團內、已離團和不認識的爸爸媽媽看
也有對共學有興趣、想了解想加入的家庭在觀望
但為了更貼近我們的日常,我還是決定打出來
每天絕對不只是像照片影片那短短幾秒鐘如此和平美妙
今天從兒童新樂園回程的路上3個男孩依然呈現過high的情緒
即便我已經拉長冷靜的時間,還是有點亢奮
上公車時武、仁、宇在車上打打鬧鬧完全無視公車上其他人和危險
我語氣開始變嚴肅告訴他們該冷靜了
下公車轉捷運後我們在民權西路換車
其實這個壞習慣小孩已經維持一段時間
我也一直在針對個別小孩變換方式調整,那就是『搶』
搶什麼?
搶著走前面、搶著先進站、出站(也有搶著先拿東西等等)
明明就排在別人的後面,但卻先出手嗶悠遊卡
在民權西路站內的電扶梯
仁從隊伍後面用飛快的速度向前擠
樂看到有空檔立刻跟著擠到陌生人的前面想辦法插進隊伍裡
下樓後我請所有小孩靠牆(不擋路的地方)
其他沒事的靠邊坐下
留下仁和樂
我請他們自己說出來剛剛做了甚麼事?為什麼不行?為什麼莉莉要請大家停下來?
起初仁還嘻嘻哈哈看著我
我板著臉不說話,仁才開始感覺不對勁
而樂剛開始也以不說話想結束
我們三個僵持了幾分鐘後他們才緩緩說話
其實我認為我還沒開始「罵」和兇只是語氣非常嚴肅
我想讓小孩(包含其他小孩們)知道,不能因為自己想要就影響別人
處理完畢後我們到月台等武媽來接阿武時我們找了中間的椅子坐下
此時阿武的腳準備站上椅子
我稍微大聲了一點告誡阿武
⚡故事重點來了⚡
有位看起來20歲左右的男性,手中邊打著電動邊大聲碎念
『一直罵一直罵,剛剛在樓上就在罵,是不能給小孩多一點體諒喔......』(...為捷運經過沒聽清楚)
此時我腦中出現了
ABCD方案
要解釋、要吵架、要辯論?
小孩們還在我旁邊
公共場所等等字眼
最後我選擇裝做沒聽見
當然,這絕對不是我第一次被路人講話,之前也遇過直接兇我的陌生人
警告我不能這樣那樣教小孩
也有覺得我們小孩這樣那樣不好的
只要不是在小孩們受傷害的情況下我都不太會跟路人起衝突
但並不是我理虧或是懦弱
跳進這種找架吵的人的圈套,浪費時間浪費精力
我不會因為路人的眼光而輕輕的放過我覺得很重要的事情
每次坐捷運、公車都是一次練習
練習知道自己不是世界上的唯一
練習社會上的規則,排隊、按著秩序
我們出門
路人的評價很兩極
星期三打完棒球,我問孩子們這兩天有沒有什麼事情是值得讚美自己的?
路人阿嬤聽到了一直對我比👍
小孩們去買點心時,阿嬤走過來繼續稱讚我讓他們學會肯定自己
(但曾經也有路人聽到我和孩子溝通的言語覺得不妥,說要去告訴小孩的家長我都這樣教他們,但孩子們聽到路人這樣講後默默的走到我旁邊說:那個人好奇怪,爸爸媽媽都知道啊😂😩
總之,我不是個酸民
我也沒有那個心力和時間
我只想把握每個可以機會教育小孩們的時間和時機
不論是在外面、在基地甚至是在家庭中的言行舉止
生活教育本來就是在生活中隨時隨地都是教材
好的、壞的、好笑的、調皮搗蛋的、適當的、不適合的都跟小孩說
才能讓他們慢慢學會正確的判斷對錯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莉共學團 的頭像
    莉莉共學團

    莉莉共學團的日常

    莉莉共學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