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剛剛在騎車時明明思緒清晰
還想好要打一篇文章放在粉專
怎麼一坐下來瞬間腦子一團亂,想不起來剛剛那些通順又有邏輯的字句😑
如果有一種可以擷取腦中浮現的筆記
我應該可以出一本圖文並茂的書
所以有時候不要怪小孩問他都說『不記得、不知道』
一方面是懶得聊天,一方面是當他腦中有些聲音時都在一個人靜下來的時侯
(例如莉莉都在騎車和洗澡時有超多靈感😂
一直在思考怎麼打這篇
統整今天莉莉上的第一堂心理學和9/5林宗憲 巧克力老師的正念繪本課
才發現原來真的離開校園後才會想念進修上課的感覺
那是一種與實務經驗連結產生新靈感的感覺
從今天接小孩到爸媽接走
我的嘴和腦都沒有停止休息過
才開學不到一個月
A小孩被寫好幾面聯絡簿
B小孩2次被留在學校
但這種事我也見怪不怪
一樣了解事實經過➡️與小孩聊➡️溝通事情沒有對錯但有彼此想要什麼、需要什麼、能放下什麼➡️取個平衡值換個方法試試看
共學這麼多年就好像自己設計出的SOP一樣
我也不疑有他的照著這樣處理
但在送走小孩後,回想今天的一切想起A小孩那種不想面對又感到壓力的臉和B小孩懵懵不懂的臉
以前的我照著溝通溝通再溝通的作法
但今天老師直接告訴「我們這些大人」
不要急著解決問題
不要因為一些行為就給別人下判斷然後像配藥一樣的治療
對啊!我一直在急著解決問題啊!
想起以前處理學伴的家庭衝突
不也是沒有解決『完』的一天
以為這次pass了
過沒多久又發生差不多的事
最後我只能當個中間人
以大人的立場告訴小孩大人要什麼
以小孩的立場請大人體諒小孩的想法
但這是解決辦法嗎?
好像又不是
那種無能為力的感覺讓我窒息
再提到9月初巧克力老師說正念就是『刻意的覺察當下』
小孩是最活在當下的人啊
但很多時候,時間不允許、空間不可以所以讓我們越來越不能接受『當下』
最後就直接拋開感覺因為沒有感受就不會受傷
忘了去覺察自己的情緒➡️行為
也沒有多餘力氣去看見別人了
讓我想到今天A、B小孩
我只急著處理事情
但忘記去照顧他們的心情
我急著追問事實(和一點感受)
但我忘了去告訴他們怎麼覺察自己
啊!!!!
回程路上立刻Line了A小孩的媽媽😭
明天的我只觀察不說教也不追問事實
好好照顧到小孩對此事的情緒
想了100種解決辦法
小孩不打從心底願意做,全部的方法都無用啊!
雖然要到內湖上課
但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很多老師願意花大錢進修
感謝這次彭老師讓我們花小錢也能有好的課程
停下來聽聽別人的想法、經驗
蹦出新的靈感就是自己得到的
共學的定義就是共同學習
家長學小孩學老師更要學
絕對不是上對下,你說我做的方式
我們討論
我們聯想
我們連結
我們嘗試
我們覺察
最終達到我們都想要的結果
 
FB粉專連結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莉共學團 的頭像
    莉莉共學團

    莉莉共學團的日常

    莉莉共學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