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個小孩寫功課都有自己的需求
例如阿武需要唸出聲音來
這時候跟學伴坐在一起就會打擾到其他人
至於JJ跟莉莉一樣是左撇子
坐在某些角度下會被手的影子擋到字
所以必須固定坐幾個位子
在共學寫作業的自由度較高
我們能依照孩子的時間去分配、切割
依照每一天的狀況去調整
不是順服小孩
而是討論然後各自承擔責任
小孩想玩久一點就要在時間內給我作業
而我也會有快速改作業的壓力
孩子就必須將完成度提高才不會來來去去的訂正
狀況較差的孩子會適度的離我近一點
狀況好的孩子能自由選擇座位

負責任就是過程、結果好的壞的都與我有關

以前的我會硬碰硬弄得兩敗俱傷
情緒差、完成度差、團體的氛圍也差
現在我會讓小孩慢慢哭慢慢鬧
明天繳不出去也沒關係但就是失去自由時間
得一直寫一直寫一直寫
寫到自己想通覺得浪費了大好童年
但這中間給小孩們有『好的經驗』也很重要
就是因為不會或沒信心、麻煩、累才導致不寫
給予信心給予引導但不給予答案
寫功課對大人和小孩都是門學問
想想大人自己怎麼面對每天的工作就差不多是孩子面對作業的感受吧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