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即將釋出一位低年級的名額
對共學有興趣的家長歡迎私訊我們
樂:我們是不是去過玩具博物館?
莉:1次吧
實:為什麼不常常去?
莉:因為很遠😅
(到了板橋公車站)
實:我們是不是來過這裡?旁邊有什麼傳送電力,黑黑的的地方,然後去全家吃點心
哇!哥哥姊姊們的連結力真的越來越強
以前我都會考他們「我們上次來這做什麼」
小孩的臉總是長這樣😳🤔😶‍🌫️🫠
我偶而還需要加碼點心+10元才有人願意找答案
現在不用點心加碼他們就把「生活」烙印住
認真生活、好好生活、體驗生活
有人問
玩具博物館有什麼教育意義🤷‍♀️
嗯⋯老實說
每個人主觀感受不一樣
就算只是去玩玩具,我在旁邊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也是個意義
有些人喜歡「弄」別人
不讓別人唉唉叫就不好玩
有些人喜歡當頭
總會號召遊戲看有沒有人要一起
有些人是最好的配合者
別人說什麼遊戲都好都好玩都配合
有些人非常能獨處
不跟別人互動也好玩
以上,沒有任何對錯好壞,就是「如何相處」這堂課修的怎麼樣而已
在這中間我也觀察到
原本嫌安煩到實,也能跟安一起玩彈珠,兩人還樂呵呵
倢則是節奏快速的配合者,樂要玩什麼倢都跟得上(我將兩人堪稱普悠瑪速度)
慢慢葵偶而加快能跟上樂倢,追累了就去旁邊玩娃娃屋
可愛的是,安也會跑去找葵玩娃娃屋😆
(但常常搞砸,被葵瞪走🤣🤣🤣🤣
水瓶的瑜和金牛的芯意外節奏頻率差不多
兩人大部分時間各玩各
小部分時間看大家玩很好玩時也會湊一腳
我們不會強硬的要誰跟誰玩
進入團體生活本來每個人的速度都不同
輕鬆、自在、自己覺得快樂又不影響別人的距離剛剛好
在同一隊,每個人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位子」
而這個位子不是固定的,隨著年齡、時間、組合的不同,位子每天都在變動
了解自己,找到位子才能在隊伍中擁有歸屬感
有了歸屬感,就會知道「這個地方是自己的」
循序漸進的生活教育
有個安心、安全,讓他們放心的地方
精進自己的各種能力與學業同等重要👍

 

粉專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AewRibnB/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莉共學團 的頭像
    莉莉共學團

    莉莉共學團的日常

    莉莉共學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