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午媽媽傳訊給我跟我說小孩在公車站打給她說忘記帶悠遊卡
媽媽給了他3個建議
1.再找一次
2.去學校警衛室借錢
3.回家拿
小孩當下再找一次還是沒有
學伴建議去他們家認識的銀樓老闆借錢
就這樣意氣相挺的去銀樓順利借到錢
也順利的跟我一起在萬隆捷運站集合碰面
故事聽起來很平凡
但值得深省
孩子常常忘記帶悠遊卡,但也常常覺得沒關係
因為莉莉在旁邊,開口就能借到錢
但今天是他們自己搭大眾交通工具的日子
沒帶後的應變能力很重要
我問孩子為什麼首選是打給媽媽,不是爸爸、莉莉、珊瑚或阿嬤?
孩子一臉懵的沒想過這個問題
我告訴他慢慢想,我等你
(覺察的開始)
孩子先說因為打給阿嬤就表示他要回家拿,他不想走來走去很花時間
停頓許久想不出為什麼不選其它人
最後擠出「怕被罵」三個字
我繼續問怕被誰罵?他說爸爸或莉莉
我繼續追問那為什麼是媽媽?
他說媽媽不會罵而且會幫他想辦法
(很棒的自我覺察
)

我再幫他補充,當下我不會罵你,因為你已經夠焦慮了,但我會反問你「現在你想要怎麼做?」
對話繼續
我再告訴他
每個人都會忘記帶東西
忘記沒關係但後續處理才是真的長出能力的好機會
我相信他是可以自己想出來的
而不是把問題丟給別人,讓別人想
我再詢問他,當在公車站發現沒帶悠遊卡時的感覺
他說很著急
我問他喜歡這種感覺嗎?他搖搖頭說不喜歡
我問他為什麼?他說站在原地呆住,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問他進銀樓是誰開口借錢的?
孩子回:學伴
我聳聳肩說那這個過程你解決了什麼事?
孩子搖搖頭
我再追問,那你做對了什麼事?
孩子再搖頭說沒有
我告訴他,他第一時間打給媽媽,媽媽告知我這件事就是對的開始
做錯事真的沒關係,沒有天塌下來這麼嚴重
不要因為一件事全盤否定自己
事情不一定每次都有對錯之分
選擇很重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更重要
犯錯才能記住
記住就能學會
也感謝媽媽的回饋不是指責
而是省思
總是要各種遇到,才能看見孩子的各個面向
共學是三方的學習與互助
粉專連結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