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約從五、六月開始孩子學校的班導和家長密切聯絡
一方面是孩子在學校人緣狀況漸漸浮現
一方面是孩子情緒的狀況越來越多
班導約談幾次
孩子心房難開也難把情緒說出口
一次較為嚴重的是孩子在學校情緒失控掐同學
大家先別緊張
同學沒事
我能理解孩子當時心裡的難受(但動手就是不對)
我向媽媽推薦這本書(圖一)生氣爆炸時怎麼辦
也請爸媽若有時間,晚上帶孩子出門動一動
年齡漸長
到了中高年級會累積非常多自己也不知為何的負面能量在心裡
一旦有小事就會爆炸
炸得自己和別人都莫名其妙
去動一動流流汗把奇怪的負能量排掉
而昨天我邊整理基地邊看著珊瑚跟小孩們一起做泡澡球
大家想要那孩子的顏色
雖然他不想分享但還是跟其他人說只能拿一點點喔,我也要用
哇!聽到這我其實有點開心
因為他能夠表達自己,而不是像之前罵別人、搶走、阻止別人用就出手打人
做完開始打掃時
孩子也能找到事情做「主動付出」
為什麼我這麼說呢
之前珊瑚有錄一段大約一分鐘的影片
是他們在打掃的片段(因為我好像說如果基地沒乾淨隔天就要回去再掃一次)
但在影片中大家都找事情幫忙,孩子站在白板前面晃來晃去
隔天我問他在做什麼
孩子說⋯我找不到事情做
從那之後我和珊瑚只要看到有人需要幫助就會請孩子觀察現在可以做什麼
能夠學會觀察、將心比心在團體生活中是很重要的技能
恭喜孩子就在昨天展現這幾個月努力的成果
在40分鐘的打掃時間都參與其中而且和樂融融

今天我問孩子怎麼願意有這樣的轉變
(沒錯,是願意,因為這是可以練習可以選擇的)
他告訴我他覺得當時自己掐別人這個行為很誇張
也不喜歡常常暴怒的自己
他記得我跟他說分享和獨享的不同
他喜歡分享喜歡大家一起(但偶爾還是喜歡獨享
)

他記得珊瑚教他做手作要提高「標準」不然成品不好看
他也想提高自己對任何事的標準(才不會一直被別人嗆)
更希望回家氣氛也是和樂融融,爸媽不要問他為什麼這樣那樣做

這幾個月
相信爸媽、阿公阿嬤也付出很多
溝通很多
而因為孩子對於「界線」的模糊,所以必須一遍遍的重整腦中迴路
例如電梯先出後進、先進去的可以幫忙按電梯
這種沒有規定一定要誰做或是「看情況」的狀況
他就非常不會「看情況」

有時候被罵的咪咪冒冒還是一頭霧水
所以我們也是一次一次抓回來重新做
遇到差不多情況時再喚起他的記憶
最後再讓他自己說出來,重整自己的思緒
心靈的壓力和一堆莫名其妙釋放了
正的能量自然可以進入到內心改變行為
改變行為從心做起
雖然很累很久很麻煩,成效未知
但有那麼一點點改變對於孩子的內心已經翻起不知道幾次的波濤洶湧了
今天的最後我順便正加強他腦袋好的迴路
已經有好的經驗了
直接複製貼上到學校
想要好人緣是經營來的
孩子,你可以的
也辛苦爸媽了

我們一起繼續努力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