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某小孩在珊瑚車上對著學伴大打出手後波及無辜
下車後我接手處理
某孩說因為他不想跟誰坐所以一直擠別人
最後可想整車都鬧得不愉快
首先我不發一語的先聽完整個故事
把故事中的問題點先記著
當某孩講完故事+想完處理辦法後
我再點出故事的漏洞
1.請問為什麼不想跟誰坐?
孩:因為他管很多
莉:他今天管你了嗎
孩:沒有(陷入沉思)
之後我就把話講一半,讓他重複我的話後再接著說
莉:車子就一般大小,要怎麼⋯⋯⋯
孩:車子不大而且我們是一個團體,不能誰不想跟誰坐(後面省略)
(這當然是經過訓練和默契,一次次練習出來的對話)
溝通順暢後我開始提到「配合」
合作關係最美妙的地方是能夠互相配合
配合不是委屈不是犧牲不是覺得自己矮人一節甚至有被剝削的感覺
配合是願意以團隊為出發點著想
怎麼樣對「我們隊」最好
學伴間需要配合
家長老師間也需要配合
沒有一方坐大
黃金正三角形才能維持一整隊的運作
而配合的本質就是尊重
「可以先想到大家,所以也需具備同理」
這些都在共學中日日夜夜的發生、練習著
請問今天A孩回家抱怨共學B孩,爸媽如何處理?
請問今天孩子明顯在團隊搗亂,爸媽如何處理?
請問今天當自己內心對共學有矛盾時,爸媽會如何處理?
以上問題都是很常見的共學小問題
而小問題很容易衍生成大誤解
(後記)
而對話完某孩突然通了什麼
他告訴我他不覺得是在配合
他覺得都是被要求
因為每個人對事情的標準高低不同所以當標準對不上時就會感覺是被指使
我們ㄧ件件事情攤開說後某孩又突然覺得自己的標準真的太低
很多事情不會一朝一夕改變
但認知和覺察的重要性一直在
反省不是承認自己錯誤
而是能夠知道自己當時在做什麼,有什麼樣的情緒動作語氣和態度
適不適合
如果下次同樣場景自己可以怎麼樣
每一次的對話都感受到孩子們的進步

粉專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bJvN32DHwjgtvnGz/?mibextid=WC7FNe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莉共學團 的頭像
    莉莉共學團

    莉莉共學團的日常

    莉莉共學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