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囉哩八嗦談共學
以下是我的經驗和聽到看到感受到的一切
以下文很長😅
我是莉莉老師
帶秀朗共學團今年是第四年
這些問題都是常被問到的
✍️共學到底學什麼?
🙋🏾‍♀️要用簡短的說就是「累積各方面經驗」
✍️共學和安親哪裡不同
🙋🏾‍♀️共學人數少、家長老師小孩是非常親近的接觸,一起解決的不只課業問題,最常處理的是心裡的疙瘩、和情緒和平共處以及當家長和小孩溝通的橋樑
安親人數多、課程多、學習層面廣,時間和注意力會在學科居多
沒有哪個好,只有哪個適合小孩和家長
✍️共學、自學傻傻分不清
🙋🏾‍♀️共學一樣要去上學,利用課後的時間和學伴相處
自學是成立團體或是父母自己設計課程帶小孩
接下來就要解釋「累積各方面經驗」
如果以下讓家長覺得「對!我也覺得這些比考100分重要,歡迎爸媽和我聯絡🥳
🤗小孩五下期末考國英自社都在95以上,數學81分
以認識小勳4年的我會從期中考過後開始分析
1小孩是否逃避數學
2為什麼逃避
3他用了多少力氣去面對考試
4小孩用什麼心態面對成績
想清楚了之後先別急著說,找一個適當的時機和小孩私下談,讓他自己說出「心靈層面」的想法
最後幫他統整完讓他想出解決辦法
🤗小孩偷拿家裡零錢桶的錢去合作社買卡片
1偷多少(明白他是有沒有意識偷)
2想要時有沒有曾經表達出來
3偷的時候有什麼感覺
4爸媽知道你偷後的感受是什麼
了解小孩背後的想法與家長溝通是否開放使用零用錢的額度
也和小孩嚴肅的討論「偷」的嚴重性
🤗小孩霸道總是要把別人弄哭弄生氣
1小孩內心有非常多的「不甘心」直接點出了
2讓小孩自己說出來他覺得的不滿
3給小孩另一扇窗(轉念)
4培養一個默契,當無法適可而止時一個手勢讓他知道要停止了
🤗小孩不寫、不繳功課
1讓小孩自己說到底是聽不懂不會寫還是懶得寫
2如果是前者,如果我跟你一起努力願不願意
如果是後者是否大人要反省寫完功課又換來更多功課
3再去理解「學習」背後出了什麼狀況
以上都用非常簡短的文字形容莉莉共學處理的方式
我們會花更多時間更長的問答去討論去溝通然後達成共識
並非老師、家長說的算,因為最後承受者是小孩,他們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能夠獨立思考
非常多的溝通也是當下有滿到溢出來的情緒,一切的過程並非文字上如此順利
但為什麼我們願意花大把時間讓小孩說?
表達是人與人最基本的交涉
不論口語、手語、文字、眼神都是一種表達,不表達沒有人會知道更無法同理你
對!就是同理
大人小孩得互相同理對方,才能在情感上建立關係
而共學就是一直不斷在建立老師家長小孩三方的關係,更讓小孩有無數連結
帶小孩外出體驗去感受與戶外的生態關係
帶小孩接觸動物去和人類以外的生物有關係
帶小孩認識社會實事建立與社會的連結關係
帶小孩體驗各種環境
全面性接觸也有更多思考空間與世界有關係
最重要的是給他們「快樂的經驗」,讓未來的他們有勇氣有自信面對挫折
快樂的經驗並非在共學時都沒有不快樂
而是在解決事情、克服問題,成功達成的那刻有甜美果實的快樂
莉莉有個習慣是定期回頭看粉專內的貼文、照片
有時候看一看想一想就發現「啊!誰誰誰長大了」「啊!誰跟以前不同了!」
小孩的成長有時候和身高一樣,天天看都沒感覺,一陣子沒看才發現原來已經長了
家長也是,天天看、天天罵一樣的事也沒感覺
但有第三隻眼(好像在講某種鬼怪)幫忙照看,就發現其實我的小孩真的有長大
而那個第三隻眼就是共學
有位父母告訴我
其實讓小孩進共學也是每年都猶豫、都要陣痛,要不要繼續這件事
但支持共學想法的是希望小孩在共學中學到的東西是ㄧ生受用
我被這句話深深感動
也賦予我們這份工作力量
一次考100分和一次控管住自己的情緒哪個重
一顆考100分和克服自己心魔面對錯誤哪個重
對大人可能會說「就不能2個都好嗎?」
小孩是需要時間需要養分才能長大
等待、堅持和快樂能支撐他一輩子
如果只有考試成績好那未來的40年該怎麼辦?
最後想告訴所有大人包含自己
放下想要控制的慾望
因為所有事情都不會在自己的掌控中尤其是小孩😱
引導他,給他路去選
善用大人的智慧‘’分析‘’給他們聽
建立和小孩的「關係」
共不共學只是看適不適合
如果爸媽看到這裡很認同莉莉老師的想法
可以拿起電話聯絡我
歡迎為小孩找學伴一起共學
📱0953584998
也歡迎爸媽往前看我們粉專內的貼文是共學日常喔!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莉共學團 的頭像
    莉莉共學團

    莉莉共學團的日常

    莉莉共學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